近日,由北京市水务局组织编制的2023年《北京市水土保持公报》公布。公报内容显示,与2022年相比,2023年北京市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108.21平方公里,蓟运河、潮白河、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等五大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均有减少,五大流域水土保持功能持续提升。
2023年全市水土保持率达89.10%
2023年北京市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表明,2023年,全市水土流失总面积为1788.69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0.90%,土壤侵蚀类型为水力侵蚀。其中,轻度侵蚀、中度侵蚀、强烈侵蚀、极强烈侵蚀面积分别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99.119%、0.735%、0.142%、0.004%,无剧烈侵蚀面积。与2022年相比,2023年北京市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108.21平方公里,减幅5.70%。全市水土保持率达89.10%。
北京市境内共有蓟运河、潮白河、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五大流域。公报显示,2023年,北京市境内蓟运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为157.91平方公里,潮白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为801.16平方公里,北运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为114.99平方公里,永定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为220.27平方公里,大清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为494.36平方公里,分别占全市水土流失总面积的8.83%、44.79%、6.43%、12.31%、27.64%。与2022年动态监测成果相比,五大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均有减少,减幅分别为6.26%、6.79%、5.27%、5.65%、3.83%,水土保持功能持续提升。
强降雨中水土保持措施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市水务局牢固树立以水源保护为中心、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的工作理念,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持续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2023年海河流域发生“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后,市水务局开展了遥感影像的洪痕解译、受灾情况提取等工作,选取9个区的33条小流域,开展水土保持措施保存情况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全市水土保持措施在强降雨中发挥了重要的蓄水保土作用,山区长期开展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效益显著。经调查,坡面水土保持工程80%以上保存完好,有效拦蓄了径流,减轻了山洪灾害,保护了下游群众的生产生活安全。
此外,2023年,北京市按照水利部相关工作要求开展了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创建工作,北京市西郊雨洪调蓄工程、门头沟区苇甸沟生态清洁小流域、怀柔区六渡河生态清洁小流域等三个工程被认定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
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检查
2023年,本市继续加强对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督检查。通过“双随机”检查、遥感监管、日常跟踪检查、重点项目专项检查、“互联网+”、电话检查等多种监管形式,完成对大兴机场、北京城市副中心职工用房等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检查1084次,对存在问题的项目,及时进行约谈并督促整改。全市查处案件60起,收缴罚款66.7万元。
2023年全年审批生产建设项目水影响评价文件(水土保持方案)497个,涉及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0.70万公顷。全市共收缴水土保持补偿费1855万元。2023年,全市共完成811个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报备。2019年至2023年,全市累计验收生产建设项目4133个。(王天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