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本市发布“人工智能+”行动计划,率先建设AI原生城市 五大领域打造大模型标杆应用
帮助患者精准找到适合的科室和医生,在新药研发时有效预测蛋白质、DNA,汇聚优质讲义素材助力教学……如今,众多大模型正在走进百姓生活。
《北京市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2024-2025年)》7月26日对外发布。本市将围绕机器人、教育、医疗、文化、交通等五大领域打造标杆应用,率先建设AI原生城市,推动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和应用高地。
就医上学将有大模型“助手”
人工智能正加速与医疗、教育、文化、金融、消费、城市运行等领域融合渗透,生产生活的含“智”量也在不断提升。
北京是全国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密度最高、创新基础最好、关键环节最全、产业规模最大、竞争力最强的地区。数据显示,2023年全市人工智能产业核心产值突破2500亿元,全市已备案上线大模型82款,占全国比重超4成,位居全国第一。
《行动计划》更突出大模型的应用落地,聚焦人工智能对百行千业的赋能,从标杆应用、示范性应用、商业化应用等三个维度,谋划推动人工智能应用,构建大模型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景图。
在标杆应用方面,本市将依托首都优势行业资源和科技创新能力,围绕机器人、教育、医疗、文化、交通等五大领域组织实施一批综合型、标杆性重大应用工程,形成大模型行业应用新生态。“北京医疗资源丰富,大模型可在智能导诊、医生诊断上提供帮助,让人人拥有数字医生助手。”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剑华举例。
示范性应用是具体的产品项目,围绕科研探索、政务服务、工业智能、金融管理、空间计算、数字营销、司法服务、广电传媒、电力保障和内容安全等10个行业细分领域,探索标准化、可复制、可推广的大模型行业应用落地路径。商业化应用主要针对创业公司,从小切口、实场景入手,围绕行业热点和社会关切,培育一批大模型。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总经济师唐建国介绍,本市将重点面向教育、医疗、文化等行业细分应用场景,鼓励开发智能体、智能助手等大模型应用,支持大模型企业与设备厂商结对攻关,围绕电脑、手机、家电、汽车等新硬件终端开展嵌入式大模型组件及智能系统研发应用。
2025年底前推出百个优秀大模型
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成长需要算力和语料。上半年,国内第一个人工智能数据训练基地、北京规模最大的公共算力平台在亦庄启用,为大模型提供更好支撑。
“本市加快推进算力中心建设,今年新增公共智算7348PFLOPS,北京市智算总规模超2万PFLOPS。”唐建国介绍。1PFLOPS是每秒运算一千万亿次,照此计算,北京的智算中心一秒钟便能计算2000亿亿次。
2024年是大模型应用元年。《行动计划》确定了发展目标,2025年底,本市将通过实施5个对标全球领先水平的标杆型应用工程、组织10个引领全国的示范性应用项目、推广一批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商业化应用成果,力争形成3到5个先进可用、自主可控的基础大模型产品、100个优秀的行业大模型产品和1000个行业成功案例。
唐建国介绍,目前考虑按照“行业主管部门+相关区+实施单位+大模型企业+用户单位”模式开展行业大模型组织攻关。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汇聚行业数据、组织用户场景;相关区做好项目落地保障、组织区内场景;实施单位负责项目立项、投资、建设和运营;大模型企业负责技术支持;用户单位作为场景方参与行业模型应用落地。
联合研发打通“最后一公里”
根据《行动计划》,本市将布局建设一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联合研发平台。“平台将作为连接各方的桥梁,提供技术研发、场景验证、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一体化服务,打通人工智能应用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信息科技处处长韩健介绍,平台将整合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资源,加快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进步及产业落地。目前,首批联合研发平台正在组织建设。
本市将对重大标杆应用工程和示范性应用、细分场景下的大模型应用落地项目、面向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联合研发平台择优予以一定比例支持。《行动计划》的实施周期是今明两年。林剑华解释,这正是考虑到要加快应用落地,适应当前大模型技术快速演进的特点。随着基础模型智能水平的不断提升,应用模式和路径也要快速迭代拓展,后续还将不断总结,接续完善相关支持举措。
“人工智能+”五大应用领域
“人工智能+机器人”
结合真实场景需求,推出融合具身智能的机器人。
“人工智能+教育”
重点汇聚北京市优质教学案例、讲义素材、施教方法等教学知识,培育跨学科、跨学段的教育大模型平台。
“人工智能+医疗”
构建医疗监管机制创新、医院与医生科研成果收益均衡、医院信息系统智能化升级三者合一的“北京医生”医疗大模型平台。
“人工智能+文化”
汇聚文学作品、历史建筑、文化遗迹、景点信息等优质文旅数据,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个性化、高效且便捷的文旅服务。
“人工智能+交通”
基于大模型生成道路、车辆、人流、天气等仿真数据,加快自动驾驶仿真训练,建设智能、高效、安全的城市交通网络。(曹政)